偶翻台湾作家刘墉的散文,发现他从事着最繁忙的职业:电视记者,又是著名的学者和画家。但他写的散文非常多,大都是短小精悍之作,之所以写短文,我想这离不开他工作忙无法挤时间写长篇的原因。在业余时间能写出这样多的作品,不免令人叹其充沛的精力。
恍然间翻到最后一页,很多东西不言自明。人家每一天、每一年都在勤奋地耕耘,日复一日的辛劳终于堆筑成人生高高的底座。
有一位作家讲过这样一个故事:一位外地编辑晚上8点来敲门,恳求他晚上不要看电视为他写一篇文章。作家答应了。第二天早上9点他准时到来,作家问他晚上睡在哪里?他说睡在医院里,一天一个床位只要5元钱,要了点治感冒的药1元多,总共没花7元钱。这个价格连最最差的旅店都住不上,而且床单是新的,安全可靠,夜里不必担心莫名其妙的女人来电话骚扰,更不会有警察查房。作家感叹不已,有这样的编辑,他的刊物不可能办不好。
这是一种被自己雇佣的人生态度。表面上看这是为刊物或者为别人打工,实际上是为自己打工。在发达国家很多抱有这种心态的打工者因此成了千万富翁。我们还可以发现,被自己雇佣和为别人雇佣的动力是完全不同的,世界上许多发明家,企业家,富豪,没有一个是为别人工作而发达的,都是善于雇佣自己取得成功的。
岁月可以匆匆过,也可以匆匆把握。同样的时间尺度,可以丈量出不同的人生。对严峻的人生直面以对,对无尽的寂寞如饮甘泉,即使费尽周折只跨出一小步,也有益于奠高你的人生高度,这样的人生态度,哪一个人能不为之动容!